术语表   网站地图    无障碍浏览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支付结算司 > 支付结算司 > 国际合作与交流
高级搜索

东盟(ASEAN)+3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跨境结算基础设施论坛(CSIF)

字号 文章来源: 2015-04-02 16:19:4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ASEAN+3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下主要有清迈倡议(CMIM)和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MI)两个主要机制。其中ABMI下设5个工作组,第一工作组工作重点在于推动当地货币计价的债券发行以增加区域内债券供给;第二工作组主要关注增加当地货币计价债券的需求;第三工作组的重点工作是改善区域监管框架;第四工作组从改善相关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角度开展工作;此外还包括技术支持和协调组。

2012年5月,第十六届ASEAN+3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提出在ABMF第四工作组下建立跨境结算基础设施论坛(CSIF),讨论改善区域跨境结算的详细工作计划和相关流程,包括建立区域结算中介(RSI)的可能性。

2013年7月,CSIF正式成立。CSIF成员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香港金管局、印度尼西亚中央证券存管机构、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新加坡金管局、泰国证券存管机构、泰国银行、越南财政部、日本证券存管中心、日本银行、韩国战略与财政部、韩国银行、韩国证券存管机构、菲律宾中央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

CSIF 现已召开四次会议,讨论完成了《关于建立区域结算中介(RSI)的基本原则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并经第17次ASEAN+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批准(2014年5月3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明确建立区域结算中介(RSI)的实施路线图,以便高效、安全地通过中央银行货币完成债券跨境交易的DVP结算。中短期目标是在区域内有需求的国家(地区)之间建立中央证券存管系统(CSD)与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的双边连接,长期目标是在双边连接机构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研究构建多个地区CSD与RTGS连接的整合方案。

目前,CSIF正就实现中短期目标的具体模式和策略进行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